《007》新掌门:亚马逊时代,希望之光还是黑暗降临?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好莱坞发生了一件大事,亚马逊和米高梅影业联手,花了10亿美元,把《007》系列电影的创意控制权给拿下了。这意味着,布罗科利家族对《007》系列长达六十多年的掌控正式结束了。这事儿一出,影迷们可是炸开了锅,毕竟《007》系列可是全球影史上最经典的IP之一,谁接手都免不了被放大镜盯着看。
说到《007》系列的历史,那得从1962年说起。那一年,第一部《007之诺博士》上映,从此开启了詹姆士·邦德的传奇之旅。这个系列是由阿尔伯特·R·布罗科利和哈里·萨尔兹曼共同打造的,后来阿尔伯特的女儿芭芭拉和继子迈克尔 G. 威尔逊接手,继续掌控这个系列。到如今,《007》系列已经推出了26部电影,其中25部是由EON制作的。可以说,布罗科利家族对这个系列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演员方面,《007》系列捧红了不少巨星。肖恩·康纳利、皮尔斯·布鲁斯南这些名字,都是因为出演邦德而家喻户晓的。最近一位邦德是丹尼尔·克雷格,他在《007:无暇赴死》后正式卸任,结束了五部电影的邦德生涯。克雷格的邦德形象和以往有些不同,更加硬核、复杂,甚至有点“反英雄”的味道,这也让观众对他的表现褒贬不一。不过,无论如何,克雷格的邦德时代已经画上了句号,接下来谁会成为新任邦德,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过去三年里,关于新任邦德演员的传闻就没断过。有人说会是黑人演员,也有人猜测会是女性邦德,甚至还有人提议让汤姆·哈迪或者亨利·卡维尔来演。但这些都只是猜测,至今没有定论。现在,亚马逊和米高梅影业接手了,新任邦德的选角权自然也落到了他们手里。有意思的是,亚马逊的老板杰夫·贝索斯还在推特上发了个投票,问观众希望谁来演邦德。这操作也是挺接地气的,不过也让人有点担心,毕竟选角这事儿可不是靠投票就能决定的。
说到亚马逊,这几年他们在影视作品上的投入确实不小。比如《指环王:力量之戒》,这部剧的制作成本高得吓人,但口碑却两极分化。还有《史密斯夫妇》的翻拍,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很多人对亚马逊接手《007》系列后的表现持观望态度。毕竟,《007》系列一直以来都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尤其是在芭芭拉·布罗科利的掌控下,邦德这个角色一直保持着某种独立性。她对这个角色有很强的保护性控制,确保邦德不会因为市场风向而变得面目全非。
但现在,亚马逊接手了,情况可能会不一样。有人担心,亚马逊会为了迎合所谓的“政治正确”,颠覆邦德的传统形象。比如,邦德可能不再是一个英国人、白人、钢铁直男的形象,而是变成一个多元化的角色。这种改变听起来很“进步”,但对于很多老影迷来说,可能有点难以接受。毕竟,邦德的经典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突然来个180度大转弯,难免让人觉得别扭。
另外,好莱坞大厂和流媒体巨头掌控大IP后,往往会出现过度开发和消耗的问题。亚马逊接手《007》系列后,资金肯定不是问题,但他们可能会为了最大化商业利益,推出各种衍生作品。比如,邦德的衍生剧、前传、外传,甚至动画版都有可能。这些在布罗科利家族掌控时期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一直很谨慎地保护这个IP的核心价值。但现在,亚马逊可能会为了吸引更多观众,把《007》系列变成一个“宇宙”,就像漫威那样。
不过,这种操作也有风险。毕竟,观众对经典IP的期待是很高的,如果亚马逊只是盲目地投入资金,却无法满足观众对故事和角色的需求,那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就像《指环王:力量之戒》,虽然制作精良,但剧情和角色塑造上的问题还是让不少观众失望了。
总的来说,亚马逊接手《007》系列后,确实带来了很多可能性,但也伴随着不少挑战。资金不再是限制,但如何平衡商业利益和艺术价值,如何在不破坏经典形象的前提下创新,这些都是亚马逊需要面对的难题。对于影迷来说,最希望的还是能看到一部既忠于原作精神,又有新意的《007》电影。至于新任邦德会是谁,邦德的形象会不会被颠覆,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还得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揭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