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上映前必看:迪士尼新作媒体评价揭晓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迪士尼新版《白雪公主》口碑两极:有人夸”欢快活泼”,有人骂”塑料感十足”
迪士尼最新真人版《白雪公主》3月21日全球上映了,这部耗资2.69亿美元的大制作在北美首周末预计能拿下4500万到5500万美元票房,全球首周大概1亿美元。但烂番茄上新鲜度只有48%,96位媒体人打分,46个给”新鲜”,50个给”烂”,评价真是两极分化得厉害。
先说说好评这边。《旧金山纪事报》特别表扬了导演马克·韦布和艺术指导凯文·奎恩的表现,说他们”把童话世界搬进现实的手法很有一套”。BBC的影评人虽然觉得故事有点乱,但认为影片探讨的”身份认同危机”让这片子值得一看,”特别是年轻观众可能会找到共鸣”。
《综艺》杂志用”欢快活泼,打破常规”来形容这部电影,说它”不像其他迪士尼翻拍那样死板”。《每日电讯报》重点夸了安德鲁·伯纳普的喜剧表演,”他演的小矮人承包了大部分笑点”,还有瑞秋·泽格勒的唱功,”她一开口就让人起鸡皮疙瘩,不愧是百老汇出来的”。
《今日美国》的评论很有意思,说这部电影”在经典故事里找到了现代意义”,”不是简单复刻1937年的动画版”。《芝加哥论坛报》的评价很实在:”比预期要好,至少没砸迪士尼的招牌”。IndieWire说得更专业,认为这片子”娱乐性很强,在必要的创新和对传统的尊重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好莱坞报道》则特别表扬女主角瑞秋·泽格勒,”她给白雪公主这个角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但差评这边火力更猛。《卫报》直接开喷:”假模假样地伪装进步,实际上平淡无奇”。《金融时报》也说”基调太保守,味道淡得像白开水”。TheWrap的批评很具体:”要是能砍掉26分钟,改回手绘动画形式可能会好很多”。
英国《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评论最狠,说这是”对文化的亵渎,让迪士尼蒙羞”。《纽约日报》则预言:”1937年的原版动画会继续被铭记,而这个新版很快就会被遗忘”。
《纽约杂志》的吐槽特别形象:”那些塑料感十足的布景和俗气的服装,活脱脱像迪士尼主题公园里的廉价表演”。《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说自己”看得昏昏欲睡”,称这是”又一部乏味的迪士尼翻拍”。《多伦多星报》算了一笔账:”花2.5亿美元就拍出这么个毫无亮点的东西?”
《独立报》的批评直指制作态度:”感觉就是用最低限度的努力在拍电影,到处堆砌CGI动物充数”。《纽约邮报》更毒舌:”这就是个毫无意义且生硬的真人改编”。《滚石杂志》还算留情面:”虽然不是迪士尼最糟糕的改编,但确实平淡无味”。
Screen Rant指出了个普遍问题:”还是没逃出迪士尼真人改编的老套路,缺乏新意”。《每日野兽》直接给这部片子扣上了”迪士尼翻拍中最乏味的一部”的大帽子。
从这些评价能看出来,新版《白雪公主》确实挺有争议。喜欢的觉得它活泼有趣、唱功惊艳,不喜欢的认为它塑料感重、缺乏新意。2.69亿美元的投资能不能回本,还得看观众买不买账。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1937年那个经典动画版的白雪公主,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无法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