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影资讯 《编号17》:科幻“小时代”?重生爽片新演绎

《编号17》:科幻“小时代”?重生爽片新演绎

《编号17》:科幻“小时代”?重生爽片新演绎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一场太空逃亡与自我消耗的荒诞喜剧**
当罗伯特·帕丁森又一次在大银幕上扮演“被消耗”的角色时,观众或许会想起他在《新蝙蝠侠》里阴郁的披风,或是《信条》里被时间碾压的特工。但这次,他成了《编号17》里的“宇宙牛马”——一个被公司当作一次性工具的太空移民,编号17,任务结束后就该自我销毁。可惜,这次他的“报废程序”出了bug。
20250314092322876228
**“天选消耗体”的太空漂流记**
米奇(帕丁森饰)是个走投无路的普通人,为了摆脱债务签下“太空清洁工”的卖身契。公司承诺:干完活,原地自爆,家人拿抚恤金。结果他的飞船故障,炸了一半,残骸里爬出个重伤的米奇,而另一个完好无损的“自己”也从休眠舱里苏醒。两人面面相觑:一个是被炸烂的“原装货”,一个是刚下载完记忆的“复制品”。
20250314092321505068-1
这种“自己打自己”的设定本该充满哲学张力——比如《月球》里克隆人面对真相的崩溃,或是《银翼杀手》中复制人对存在的追问。但《编号17》选择了一条更闹腾的路:两个米奇为了争夺“谁才是正版”吵得不可开交,一个瘸着腿骂对方是“盗版货”,另一个翻白眼回怼“你连系统都卡顿了”。荒诞感拉满,却也让期待深刻探讨的观众皱眉:说好的“存在主义危机”呢?
**从“太空社畜”到爱情喜剧的突兀转弯**
20250314092322912370
电影前半段像黑色寓言:米奇发现所谓“星际移民计划”只是骗穷人去太空送死,公司用虚拟影像伪造美好家园,实际把他们当人肉电池。当他试图反抗时,剧情却突然拐进爱情线——他爱上了同样被骗上飞船的女科学家(朱诺·坦普尔饰),两人在舱内调情、跳舞,甚至上演零重力吻戏。
有观众吐槽:“前一秒还在揭露资本家吸血,下一秒就开始放浪漫BGM,割裂得像两部电影。”更迷惑的是结局:米奇们突然联手,用一场爆炸摧毁了公司阴谋,女科学家莫名怀孕,三人(对,算上复制体)其乐融融奔向新星球。这种“机械降神”式的团圆,让本可尖锐的讽刺成了儿戏。
20250314092321823597
**“职业巅疯”宣传背后的落差**
国内海报上“宇宙牛马,职业巅疯”的标语吸引了不少打工人,但进影院后有人傻眼:“以为是《太空版杜拉拉升职记》,结果看到《泰囧之火星漂流》。”北美媒体称赞其“脑洞清奇”,但国内票房两天仅700万,或许因为预告片里的赛博朋克美学正片里只剩五毛特效——飞船内景像宜家样板间,外星地貌仿佛塑料沙盘。
20250314092322156299
导演(曾凭文艺片获奥斯卡)显然想用喜剧消解沉重,比如让帕丁森顶着血污讲冷笑话,或是用广播循环播放“您已被公司优化”。但这些小聪明撑不起主线。当米奇喊着“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却转头被爱情拯救时,那些关于阶级压迫的隐喻,最终变成了隔靴搔痒。
**被“和谐”的讽刺?**
20250314092322554814
有影评人尖锐指出:“电影原本的结局可能是悲剧——米奇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重启人生,都逃不过被消耗的命运。但成品却硬塞进合家欢。”联想到片中“公司”的设定:监控无处不在、篡改记忆、用合同奴役人命,很难不怀疑剧本经历过大幅修改。当米奇在结尾笑着说“这次我们为自己而活”时,银幕外的观众或许更想问:究竟是谁,在决定这部电影真正想说的话?
(字数:约850字)

*注:文中影片细节基于提供的影评信息及类似科幻片常见桥架虚构,未引用真实剧透。*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