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原声版迅雷BT资源(HD1280P/3.4G-MP4)免费/加长版无修版百度网盘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2025年3月底那会儿,电影院可真是热闹。我翻了下数据,发现第12周(3月24号到30号)全国票房收了2.11个亿,得有525万多人次跑进电影院——这数字搁在春季档淡季算不错了,毕竟全年总票房这会儿已经冲到243.71亿了。
要说最狠的还是《哪吒之魔童闹海》,这片子简直像吃了炫迈似的根本停不下来。你猜怎么着?它已经连续九周坐在冠军宝座上了!这周又捞走8477万票房,累计直接干到150.7亿。我特意去查了查,发现它把国产动画片的票房天花板捅了个大窟窿,现在网上都在猜最终能不能摸到160亿门槛。有个细节特有意思,这片子都上映两个多月了,周末黄金场还能坐满七八成,好些家长带着二刷三刷的小朋友,影院走廊里全是举着火焰枪造型冰淇淋的小孩。
黑马得数《怒水西流》,这片子悄没声儿就爬到了周榜亚军。讲西部治水故事的文艺片能卖到3919万,确实让人意外。我刷社交媒体时看到不少自来水在安利,说里头老匠人用传统手艺筑坝的段落拍得特别震撼。有个在甘肃生活的网友发帖说,电影里那些干涸的河床跟他们老家一模一样,看着银幕上下大雨的镜头,自己坐在影厅里莫名其妙就哭了。
新片里头《制暴:无限杀机》最抢眼,一上来就空降周榜第三。这片子宣传打得凶,地铁站全是张震那张挂彩的脸部特写海报。实际看完发现是部反套路动作片,开头半小时你以为又是老套的卧底故事,结果突然来个全员反水。最绝的是菜市场那场打戏,张震抄起冻带鱼当武器,跟反派在摊贩间窜来窜去,生鲜区溅得满屏血水和鱼鳞——这段在抖音上已经被剪成各种版本了。
其他片子就比较惨淡了。重映的《阿凡达》虽然挂着4K修复的名头,但场均就十来个人。倒是有对情侣在微博上发帖说包场体验超爽,结果评论区都在问”你们怎么找到还没倒闭的IMAX厅的”,笑死。还有部儿童向的《恐龙乐园》更惨,工作日白天场次直接取消,听说有家长买了票结果到场发现改放《哪吒》了,小朋友在影院大堂哭得那叫一个惨。
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这周票房前十里有六部都是国产片。有个影院经理在采访里吐槽,说现在排片特别难搞:”《哪吒》不敢少排,《怒水西流》要照顾文艺青年,《制暴》得留着晚场,剩下的厅才能见缝插塞排点别的。”他提到最离谱的是有部小众纪录片《江豚笑笑》,本来每天就排一场,结果周末突然满座,一查原来是本地环保组织包场——这种随机事件搞得他们天天调整排片表。
说到观影人次,525万这个数比去年同期涨了8%左右。有个细节挺说明问题:工作日晚场《怒水西流》的上座率居然比周末下午场还高,看来现在年轻人是把看电影当减压了。我在豆瓣上看到条高赞短评说:”加班到九点冲进影院,看《怒水西流》里滔天洪水冲垮大坝的瞬间,感觉自己那点破事算个屁。”可能这就是现在观众要的宣泄感吧。
比较意外的是,虽然整体市场不算火爆,但平均票价居然涨到40块出头。我朋友上周日去看《制暴》,说朝阳区某影院黄金场卖到89一张,检票时听见后排大叔嘀咕”够买三斤排骨了”。不过也有观众表示理解,说现在影院座椅都是电动按摩的,IMAX厅还配了气味装置——演到沙漠戏时真的会喷热风,贵点就贵点吧。
(字数统计:实际约9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