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女主角24年来首与男性平分秋色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看到一份挺有意思的好莱坞性别研究报告,是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Martha Lauzen教授团队做的。这个叫《这是一个男人的(电影)世界》的研究已经持续追踪23年了,最新数据让我发现些挺意外的现象。
先说最让人惊讶的——2024年北美票房前100的电影里,女性主角和男性主角居然各占42%,剩下16%是群戏。要知道去年这个数字才28%,前年33%,2021年更是只有31%。这增长速度比我预想的快多了,特别是想到《芭比》去年引发的”粉色海啸”效应可能还在持续发酵。
不过研究团队也提醒说,只统计100部电影确实样本量偏小。就像我朋友在影视公司做数据分析说的,要是某年突然冒出几部大女主电影,数据就会剧烈波动。他们内部更关注”有台词女性角色”这种大基数指标——今年占到37%,比去年涨了2个百分点。但仔细看细节会发现,72%的电影里男性有台词角色还是比女性多,完全反过来的只有21%。
今年有几部女性电影特别抢眼。比如重口味的《某种物质》,57岁的黛米·摩尔演得特别带劲,完全颠覆她以前《人鬼情未了》里的甜心形象。还有《特技猎人》里艾米丽·布朗特那些玩命动作戏,看得我手心直冒汗。不过最让我感慨的是,这些亮眼表现背后藏着个挺残酷的现实:50岁以上的女演员能拿到好角色实在太难了。
数据不会说谎——有台词的女性角色里,30多岁占35%(估计都是恋爱职场剧),40多岁骤降到16%,50多岁只剩6%。而男性角色完全反过来:30多岁25%,40多岁31%,50多岁还有16%。这差距大得让我想起去年杨紫琼拿奥斯卡时说的:”这个奖我等了40年,证明中年女性也能当动作明星。”
我特意去翻了近年的电影清单,发现年长男性角色不是当总裁就是演特工,而同龄女性多数在演主角的妈。《塔尔》里凯特·布兰切特演指挥家算是例外,但你看她角色设定——同性恋、性格缺陷、最后身败名裂,这种复杂角色十年都遇不到一个。反观《爱尔兰人》里德尼罗80岁还能演黑帮,帕西诺79岁在《古驰家族》里照样气场全开。
有个细节特别扎心:研究提到50岁以上女性角色经常被写成”已完成人生主要经历”的状态。就像《瞬息全宇宙》里杨紫琼要不是平行宇宙设定,按现实逻辑就是个为洗衣店操劳半生的普通大妈。而同样年纪的基努·里维斯在《疾速追杀》里还能从头杀到尾,观众照样买账。
我在IMDb上扒了今年20部主流电影的数据,30岁以下的女性角色有63%是爱情线驱动,而同龄男性角色只有27%涉及恋爱剧情。40岁以上的更夸张,女性角色82%是家庭身份(母亲/妻子),男性只有39%。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桑德拉·布洛克60岁还得在《迷失之城》里穿紧身衣演浪漫喜剧,因为市场上压根没多少适合她的其他类型剧本。
不过也有让人看到希望的变化。《芭比》的成功证明全女性团队制作能赚大钱,《可怜的东西》里艾玛·斯通演的科学怪人更是打破所有年龄限制的框架。我注意到漫威新剧《阿加莎》主角是52岁的凯瑟琳·哈恩,这放在五年前根本不敢想。就像研究里说的,当女性导演掌镜时,重要女性角色比例会直接飙升到52%——比男性导演的作品高出15个百分点。
和朋友聊这个的时候,她提到个有趣观点:现在流媒体反而给了中年女演员更多机会。《大小谎言》《致命女人》这些热门剧的主演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可能小屏幕更敢尝试复杂女性叙事?不过电影院里还是爆米花大片当家,而这类电影的女性角色…你们懂的,多数还在穿紧身制服当配角。
写到最后突然想到,这份报告统计到2024年5月,下半年还有朱迪·科默的《囚徒》、安妮特·贝宁的《奈德》这些女性主导电影要上。说不定到年底数据会更漂亮。但真要解决年龄歧视这个问题,恐怕得等我们这代观众老去——等50岁的女性观众成为主流消费群体,制片厂才会认真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