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十条》升级!4.8艺联专线领略老北京风情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两个傻小子在胡同里找鸽子,结果把自己整成了北京通
听说最近有部叫《东四十条》的电影挺有意思的,本来定在4月15号上映,结果提前到4月8号了。这片子来头不小,在平遥国际电影展上拿了两个奖,一个叫费穆荣誉·评审荣誉,另一个叫青年评审荣誉·特别表扬。导演是覃牧秋和詹涵淇,主演是钱赓、杨凯航和林熙。
故事讲的是两个外地来的愣头青,一个叫东四,一个叫十条,这名字听着就跟北京地名似的。他俩在胡同里看见一张寻鸽启示,说找到鸽子给重金悬赏,这俩傻小子就动心了,开始在胡同里转悠找鸽子。你说这事儿多逗啊,俩大老爷们儿整天在胡同里转悠,见人就问”您瞅见一只鸽子没”,街坊邻居都以为这俩是神经病。
这片子最有意思的就是把北京胡同那点事儿拍得特别活。东四和十条这俩角色,一个憨厚老实,一个机灵滑头,搭配起来特别有化学反应。钱赓演的那个十条,整天想着怎么占便宜,看见个老太太遛弯儿都得上去套近乎,想着能不能打听到鸽子的下落。杨凯航演的东四就实在多了,老老实实地挨家挨户问,有时候还帮街坊搬个东西啥的。
导演把胡同里的生活拍得特别真实。大清早的豆浆油条摊儿,下午大爷们下棋的吆喝声,晚上小饭馆里的炒肝儿味儿,感觉都能从银幕上飘出来。这俩傻小子找鸽子的过程中,把胡同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都给搅和进来了。张家的猫把李家的花盆打碎了,王奶奶的孙子要结婚找不着房子,这些事儿都跟找鸽子扯上关系了。
最逗的是,这俩找着找着,把自己都给整成胡同通了。谁家孩子在哪上学,哪家饭馆的卤煮最地道,连胡同里哪块砖头松了都知道。街坊邻居从一开始觉得这俩是神经病,到后来有啥事儿都爱找他们商量。林熙演的那个胡同姑娘,一开始觉得这俩特烦人,后来居然跟他们成了朋友。
这片子看着是找鸽子的故事,其实讲的是外地人在北京扎根的事儿。东四和十条就像很多来北京打拼的年轻人,一开始啥都不懂,慢慢摸爬滚打,最后反倒比本地人还了解这座城市。电影里那些胡同里的烟火气,那些街坊邻里的热乎劲儿,看着特别暖心。
听说这电影在平遥拿奖的时候,评委们都说这片子把北京拍得特别有味道。不是那种旅游宣传片里的北京,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生活着的北京。两个傻小子找鸽子的故事,愣是拍出了小人物的酸甜苦辣。
4月8号上映的时候,我打算去看看。不为别的,就想看看这俩活宝最后到底找着鸽子没有。不过我猜啊,找没找着鸽子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路上他们遇见的那些人,经历的那些事儿,这才是最珍贵的。就像咱们每个人,来北京不都是为了找自己心里的那只”鸽子”吗?找着找着,反倒把自己给找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