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尔·于佩尔《血腥女伯爵》演绎连环杀手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伊莎贝尔·于佩尔这次演了个疯批美人——穿着16世纪华丽裙装,指甲缝里渗着血,却在镜前优雅地涂口红。这位《血腥女伯爵》里的Elizabeth Báthory可不像传统吸血鬼电影里那种阴森贵族,她刚睡完美容觉就急着找一本能让人永葆青春的”食谱”,嘴里还嘟囔着”那些蠢货根本不懂保养的奥秘”。
导演乌尔莱克·奥汀格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联手写的剧本,把匈牙利历史上著名的”血浴伯爵夫人”传说彻底玩坏了。你看于佩尔踩着高跟鞋追着本会飞的书满城堡跑,身后跟着个总在碎碎念的女仆(比吉特·米尼希迈尔演得活像个操心老妈子),这场景活脱脱是《亚当斯一家》混搭《惊情四百年》。那本被她们当宝贝的红皮书会自己翻页,字迹还随着喝不同血型变色——处女的章节泛着珍珠白,醉汉那页就冒着啤酒沫。
最绝的是追杀她们的组合:吃素的吸血鬼侄子(拉斯·艾丁格饰)拿着大蒜当零食啃;心理医生举着弗洛伊德画像当驱魔十字架;总在打喷嚏的警探(安德烈·容饰)对花粉过敏却不得不闻着满城堡玫瑰。有场戏笑死人——女伯爵把警探按在墙上,结果对方连打三个喷嚏喷她一脸,于佩尔那个嫌弃表情能截成表情包。
奥汀格把维也纳分离派画风直接搬进电影。那些镶金边的镜子会渗出鲜血,挂毯上的独角兽眼睛会跟着人转,连烛台都是骷髅手指造型。有场沐浴戏拍得像行为艺术:于佩尔泡在红酒浴缸里,突然从天花板吊下来个”人形茶包”,她边哼《蓝色多瑙河》边拧胳膊取”原液”——这可比什么血浆喷射高级多了。
托马斯·舒伯特演的吸血鬼学家像个行走的维基百科,总在错误时机科普:”根据《吸血鬼物种图谱》第173条…”然后就被女仆用银餐刀追着跑。电影里现代和古代场景乱窜,上一秒还在用微波炉热血袋,下一秒就切到中世纪刑具特写。柏林电影节展映时,有观众数出全片用了27种红色——从唇膏的樱桃红到地毯的凝血红,连字幕都是渐变的血色。
这片子最颠覆的是把恐怖梗全变成笑点。比如女伯爵的”永生秘诀”其实是本美容杂志合订本,她对着”500种抗皱方法”专栏比研究黑魔法还认真。当反派们终于杀到城堡时,发现这群吸血鬼正开着睡衣派对——戴着鳄鱼面膜的于佩尔用吸管喝着血袋鸡尾酒,背景音乐放着迪斯科版的《德古拉之子》。
要说缺点的话,有些隐喻玩得太飞。比如用宜家组装说明书格式展示”如何建造完美刑具”,或是让女仆用扫地机器人收集地板血渍。但看到于佩尔穿着沾血婚纱弹管风琴,把《婚礼进行曲》弹成死亡金属的时候,谁还在意逻辑?这片子就像打翻的调色盘,把哥特恐怖、荒诞喜剧和cult恶趣味全搅成了鸡尾酒——最后那杯酒,说不定真是用血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