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影资讯 《编辑部故事》“牛大姐”童正维逝世,享年88

《编辑部故事》“牛大姐”童正维逝世,享年88

《编辑部故事》“牛大姐”童正维逝世,享年88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88岁”牛大姐”去世: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戏比天大”
4月14日晚,一个让无数观众心碎的消息传来——著名演员童正维因心脏衰竭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8岁。这位在《》中塑造了经典”牛大姐”形象的老艺术家,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消息一出,社交平台上立刻掀起了对这位老戏骨的集体怀念。
default-26
说起童正维,可能年轻一代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只要提到《编辑部的故事》里那个戴着老花镜、说话一板一眼的”牛大姐”,几乎无人不知。这部1991年的电视剧堪称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而童正维塑造的牛大姐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她那种机关单位老干部特有的较真劲儿,配上时不时冒出的”革命语录”,让观众又爱又恨。记得有一集,牛大姐为了省电,硬是把编辑部的空调温度调得老高,结果全编辑部的人都热得汗流浃背,她自己却还穿着厚毛衣在那儿念叨:”年轻人就是娇气,我们当年连电扇都没有…”
其实童正维的演艺生涯远不止”牛大姐”这一个角色。在《》里,她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开明的老太太,完全颠覆了观众对她的刻板印象。这部剧讲述了中国家庭面对全球化冲击的故事,童正维饰演的奶奶虽然传统但不守旧,面对孙子娶了个外国媳妇,从最初的反对到最后的接纳,她把一个中国老人复杂的心路历程演绎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有一场戏,她偷偷学英语想给孙媳妇一个惊喜,结果闹出不少笑话,那种笨拙又可爱的样子让观众忍俊不禁。
到了《》,童正维又展现了她驾驭正剧的能力。她饰演的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官家老夫人,虽然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都气场十足。有一场戏是她发现儿子可能涉案,那种在亲情与法理之间的挣扎,被她用几个眼神和细微的表情就传达出来了,没有一句台词却让观众看得揪心。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表演功力,正是老戏骨的价值所在。
2000年后,童正维依然活跃在荧屏上。《花儿怒放》里她饰演一个退休教师,帮助问题学生重回正轨。最打动人的是她在雨夜里寻找离家出走的学生那场戏,雨水打湿了她的白发,她一边走一边喊学生的名字,声音已经嘶哑却不肯放弃。据说拍这场戏时,童正维坚持不用替身,在雨中淋了整整三个小时,拍完就发起了高烧。这种敬业精神让年轻演员们肃然起敬。
2013年的《新编辑部的故事》算是给”牛大姐”这个经典角色画上了圆满句号。虽然这部剧整体评价不如前作,但童正维的表演依然可圈可点。她饰演的牛大姐已经退休,却还是放不下编辑部的事,经常”不请自来”地给年轻人”指导工作”。有一集她误以为新来的编辑生活作风有问题,暗中调查闹出不少笑话,最后发现自己错了,那个尴尬又诚恳的道歉场面,让人看到了这个角色可爱的一面。
童正维的离世,让人不禁想起她在一次采访中说过的话:”演员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要对得起观众的眼睛。”她确实是这么做的——从艺几十年,从未传出过耍大牌的新闻,也从不计较戏份多少。记得《大宋提刑官》的导演曾回忆,当时请童正维来演那个小角色,本来担心她不愿意,没想到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说:”角色没有大小,只有演得好不好。”
如今,这位把一生都奉献给表演艺术的老戏骨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她在荧屏上留下的那些鲜活的角色,那些让人笑中带泪的表演,将永远留在观众的记忆里。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牛大姐走了,但《编辑部的故事》里那个较真又可爱的老太太,会一直活在我们的重温里。”或许,这就是对一个演员最好的纪念——让角色超越时间,永远活在观众心中。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