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北影节:姜文、贾樟柯、于佩尔共襄电影大师班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师班:姜文、贾樟柯和于佩尔的电影对话
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大师班这次请来的三位嘉宾,随便拎出一个都能让影迷激动半天。姜文、贾樟柯、伊莎贝尔·于佩尔,这阵容简直是把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和欧洲艺术电影的标杆凑到了一起。
先说说姜文。这位爷们儿4月25日下午要在郎园Station开讲。姜文的电影,看过的都知道,那叫一个”姜文式”的独特。《红高粱》里那片高粱地,《让子弹飞》里那句”让子弹飞一会儿”,还有《一步之遥》里荒诞又深刻的故事,都是他的标志性作品。这人拍电影,能把商业和艺术揉到一块儿,既能让观众乐呵,又能让人琢磨。他的幽默不是那种挠你胳肢窝的搞笑,而是带着点儿黑色,带着点儿讽刺,有时候还得琢磨一下才能笑出来。听说他这次要聊创作,不知道会不会透露新片的消息。
贾樟柯的场次安排在4月21日下午。这位导演的镜头特别会讲故事,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大故事,而是普通人在时代变化中的小故事。《三峡好人》里那些因为三峡工程不得不搬家的人,《山河故人》里跨越几十年的情感,《江湖儿女》里那些在社会夹缝中生存的小人物,都是他的拿手好戏。贾樟柯的电影有种特别的真实感,就像他拿着摄像机直接走进了生活里一样。他拿过威尼斯金狮奖,六次入围戛纳主竞赛,这次听他讲怎么用电影记录时代,肯定特别有意思。
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4月23日上午亮相。这位可是欧洲电影界的传奇,演过的经典角色数都数不过来。她能把那些复杂的、甚至有点危险的角色演得特别真实,不管是《钢琴教师》里压抑的女教师,还是《她》里那个遭遇变故后异常冷静的女强人,每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于佩尔和很多大导演合作过,像夏布洛尔、哈内克,手里握着两座戛纳影后奖杯,还提名过奥斯卡。听她聊表演,估计能学到不少塑造角色的门道。
这三位大师的分享地点都在朝阳区的郎园Station。姜文聊创作,贾樟柯谈纪实,于佩尔讲表演,每个主题都挺吸引人。对于喜欢电影的人来说,这种机会太难得了,能直接听到这些电影大师分享经验,比看十本电影理论书都管用。
说实话,现在的电影市场挺热闹,但真正能让人记住的作品不多。这三位嘉宾的作品,不管是姜文那种带着强烈个人风格的商业片,贾樟柯记录时代的文艺片,还是于佩尔参与的欧洲艺术电影,都有种特别的力量,能让人看完之后还一直琢磨。他们的分享肯定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更多的可能是对电影的理解,对创作的思考。
要是能去现场,最想问姜文怎么平衡商业和艺术,问贾樟柯怎么在电影里保持那种真实的质感,问于佩尔怎么准备那些复杂的角色。可惜名额有限,大多数人可能得等着看后续的报道了。不过就算去不了现场,知道这些电影人还在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式,还在和观众交流,就觉得电影这件事儿还是挺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