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经济复苏:电影展现真实中国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电影镜头扫过中国山水:那些藏在好莱坞大片里的东方密码
清明假期刚过,文旅市场交出的成绩单挺亮眼——1.26亿人拖着行李箱到处跑,比去年多了6.3%,花出去575个小目标。更让人意外的是老外们也凑热闹,出入境人次直接涨了四成。这让我想起最近重看《阿凡达》时的新发现:潘多拉星球上那些悬浮的”哈利路亚山”,原型居然就是张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好莱坞特效团队当年对着张家界三千奇峰做数字扫描时,大概没想到这片山水会成为全球影迷的集体记忆。
说到这个,必须提《变形金刚4》里擎天柱在香港楼顶打架的场面。剧组把武隆天坑生生改造成了机械恐龙的老巢,中国观众看着自家地貌变成外星战场,那种违和感里又带着奇妙的骄傲。更绝的是《星球大战外传》里,广西德天瀑布直接cosplay外星瀑布,绝地武士在亚洲最大跨国瀑布前挥光剑,东西方审美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撞了个满怀。
不过要说最狠的还属贝托鲁奇。1986年他拍《末代皇帝》,愣是让故宫第一次为电影全面开放实景拍摄。镜头跟着溥仪穿过太和殿的阴影,斑驳朱墙把东方皇权的孤独感拍得透透的。这片子后来横扫九项奥斯卡,西方观众突然发现:原来不用功夫和旗袍,中国故事也能让人起鸡皮疙瘩。
但好莱坞对中国总有股拧巴劲。《碟中谍3》里阿汤哥在上海中银大厦玩命跑酷,陆家嘴的玻璃幕墙晃得人眼花,可转头《环形使者》就把上海拍成小桥流水的古镇。这种精分操作就像他们一边用《功夫熊猫》里青城山-inspired的”和平谷”赚票房,一边又假装看不见成都太古里的潮人街拍。去年有个美国编剧朋友跟我吐槽:”制片方总觉得现代中国不够东方,观众会出戏。”
国内玩影视文旅联动的倒是越来越溜。北京最近搞了12条”跟着电影逛胡同”的路线,你可以在《老炮儿》里六爷喝酒的馆子点同款二锅头,去《邪不压正》彭于晏跑酷的房顶上拍照。最神的要数安徽蚌埠——去年《长月烬明》带火了当地”冥夜桑酒”的爱情传说,五一假期游客直接暴增300%,文旅局长估计睡觉都能笑醒。
不过今年清明档有点凉,票房比腰斩还惨。想想也是,现在谁还愿意看那些跟城市没关系的故事?当年《疯狂的石头》把重庆的坡坡坎坎、方言脏话全塞进胶片里,现在去洪崖洞还能找到黄渤被追着跑的楼梯。好的地域电影就该这样,让风景长在故事骨头上。
最近重看《末代皇帝》4K修复版,有个细节特别戳人:少年溥仪在紫禁城里追蚂蚁,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出流动的光斑。这种真实的生命感,或许才是中国影像最该被世界看见的样子。毕竟旅游数据再漂亮,也比不上一个让人记住的镜头——就像现在提起张家界,我脑子里蹦出来的还是阿凡达骑着翼龙掠过群山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