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感谢信》短片上线,葛优魏大勋加盟北影节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葛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这封《电影的感谢信》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我是电影,今年130岁了。”葛优那标志性的慵懒嗓音一出来,我就知道这事儿不简单。张大鹏导演这次玩得挺绝,让”电影”这个抽象概念自己开口说话,用一封感谢信的形式,把中国观众和电影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给捋明白了。
这片子开头就特别有意思。李光洁穿着老式西装坐在胶片堆里,手里捏着封信,那场景活脱脱是从老电影里抠出来的。镜头一转,方青卓在胡同口支了个小马扎,边嗑瓜子边对着银幕傻乐,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露天电影的记忆吗?张大鹏太会抓这些细节了,每个画面都在挠你的痒痒肉,让你忍不住”哎呦”一声。
周雨彤那段我印象特别深。她演个90年代录像厅小妹,墙上贴满了港片海报,周润发、林青霞那些面孔都泛黄了。魏大勋演个偷看《泰坦尼克号》被老师逮住的高中生,手忙脚乱藏VCD的样子简直是我本人。这些片段拼在一起,就像在翻家里的老相册,突然发现原来每个人的青春里都藏着几部电影。
黄米依和拉宏那段特别戳心。一个在城中村用投影仪放《少林寺》,一个举着手机拍短视频说要当网红。新旧两种影像方式就这么撞在一起,但神奇的是,你看着完全不觉得违和。岳红老师坐在养老院里看《刘三姐》跟着哼唱那段,我姥姥就这么干过。蒋诗萌在KTV里点《甜蜜蜜》,唱着唱着哭成泪人,这场景谁没经历过?
最绝的是张宥浩那段。小伙子蹲在工地棚子里,用手机看《流浪地球》,镜头拉远,整个工地的工友都凑在他身后。周游演的电影放映员更绝,骑着三轮车在山里转悠,车斗里装着老式放映机,银幕往两棵树中间一挂,整个村子都活了。这些画面看得人鼻子发酸,电影哪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儿,它就是老百姓生活里长出来的东西。
葛优的旁白时不时冒出来几句金句。”你们在我身上哭过笑过,我就活过来了”,这话说得真对。记得小时候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整个电影院哭得跟集体失恋似的。现在想想,电影最神奇的不就是能让素不相识的人在同一时刻产生同样的情绪吗?
这片子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没把电影供在神坛上,而是让它蹲下来跟观众拉家常。那些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电影片段、熟悉的观影记忆,全被张大鹏用特别生活化的方式串联起来。你看完不会觉得”电影真伟大”,而是会心一笑:”原来我和电影还有这交情呢。”
现在想想,我们这代人谁不是吃着爆米花、蹭着邻居家电视、躲着家长看午夜场长大的?《电影的感谢信》把这些细碎的记忆全翻出来了,还熨得平平整整的。它不是在歌颂电影多伟大,而是在说:感谢你们让电影活着。这话反过来听也一样——感谢电影让我们活得更有滋味。
这片子现在网上能看了,建议找个安静时候看。别看只有十几分钟,后劲大着呢。看完保准你也会翻出那些年存下的电影票根,或者想起某个和电影有关的深夜。对了,北影节马上就要开始了,这封”感谢信”算是开了个好头。要我说啊,电影和观众之间,从来就不需要太正式的告白,这种唠家常式的感谢,最对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