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超清版【HD1080P/3.9G-MP4】百度云网盘原声版迅雷资源在线看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清明时节的特殊祭奠:在731遗址前,我们与历史对视
4月7日的哈尔滨,春寒料峭。清晨7点半,天刚蒙蒙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已经聚集了一群人。哈尔滨市的领导、文旅局的负责人、陈列馆馆长,还有电影《731》的主创团队和普通市民代表,他们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在这个清明时节,用一场特殊的纪念活动,悼念那些在抗日战争中惨遭细菌战毒害的同胞们。
走进陈列馆,那种压抑感立刻扑面而来。保存完好的实验室、阴森的监狱、冰冷的焚尸炉,每一处遗迹都在无声地控诉着当年的暴行。我注意到墙上那些发黄的照片,记录着七三一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罪证。导游小声告诉我们,这里展示的实物和档案资料,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铁证如山。
8点10分左右,电影《731》的主创人员开始为纪念碑描红。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我突然想起导演之前说过的话:”这部电影不是为了渲染仇恨,而是要唤醒记忆,不让悲剧重演。”据说在电影上映前,他们还要发起一个寻找细菌战受害者的公益活动,这让我对这部影片多了几分期待。
转场到安达市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安达特别实验场”时,阳光已经洒满大地。很难想象,这片看似平静的田野,曾经是日军进行人体野外实验的场所。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他们仓皇炸毁了这里的设施,但历史的痕迹永远不会被抹去。2013年,这里被列入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达实验场遗址前,全体人员进行了三分钟的默哀。风吹过耳边,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叹息。默哀结束后,人们依次上前敬献白菊。有位上了年纪的老人颤抖着手,把菊花放在纪念碑前,久久不愿离去。后来才知道,他的祖父就是细菌战的受害者。
电影《731》的制片人告诉我,他们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史料,就是要把那段被刻意掩盖的历史真实地呈现出来。”这不是普通的商业片,”他说,”我们要用艺术化的手法,让更多人记住这段历史。”确实,在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这样的作品显得尤为必要。
参观过程中,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陈列馆的多媒体展厅,播放着幸存者的证言视频。一位老人撩起袖子,露出手臂上触目惊心的疤痕——那是当年细菌实验留下的永久创伤。旁边几个大学生模样的人看得红了眼眶,其中一个女生小声说:”课本上学的历史,和亲眼看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离开前,我又回望了一眼这座灰黑色的建筑。它就像一本打开的教科书,提醒着我们:和平从来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七三一部队的罪行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伤痛,更是全人类的警示。正如一位历史学者说的:”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这次清明时节的特殊祭奠,让我对”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八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当电影《731》上映时,我一定会走进电影院,不是为了看一场惊悚片,而是去完成一次与历史的对视。因为只有直面过去的黑暗,才能更好地珍惜眼前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