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资源下载链接无剪切版网盘【BD1080P/3.3G-MP4】国语中字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三十年后,那个全身义体的女人终于要在中国大银幕上亮相了
“草薙素子从高楼一跃而下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她到底算不算人类?”朋友突然这么问我。我愣了一下,想起第一次看《攻壳机动队》的那个深夜,那个全身机械义体的女人在雨夜里若隐若现的画面。现在,这个困扰了我十年的问题,终于有机会在大银幕上重新寻找答案了——5月10日,《攻壳机动队》4K修复版要在中国上映了。
说实话,这个消息让我有点恍惚。1995年,押井守把士郎正宗的漫画搬上银幕时,中国观众还只能在盗版VCD上看到模糊的画面。记得大学时和室友挤在电脑前,为了看清素子潜入水中时那些数据流动的细节,我们不得不反复倒带。现在想起来,那些像素化的画面反而增添了几分未来世界的疏离感。三十年过去,这个讲述2029年的故事,居然真的要在2024年和我们见面了。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这次干得漂亮。虽然具体哪些影院能放还没完全公布,但光是想到能在电影院里看到4K修复的香港城市场景,我就已经开始兴奋了。那些雨夜里霓虹灯在水洼中的倒影,素子从玻璃幕墙反射中看到自己模糊身影的镜头——这些在修复版里会清晰到什么程度?特别是那个经典的开场,素子的义体在机械臂组装下逐渐成型的场景,现在想起来还起鸡皮疙瘩。
说到素子,这个穿着光学迷彩跳楼的女警可太酷了。她是第一个全身义体化的人类,大脑是唯一的”原装零件”。电影里有个细节特别戳我:她在潜水时突然问搭档巴特”你觉得现在的我还是我吗”,巴特说”至少你的脑细胞还是真的”,结果素子淡淡地回了一句”连记忆都能篡改的时代,脑细胞又能证明什么”。这话放在现在AI大爆发的2024年,听着简直像预言。
故事主线是追捕黑客”傀儡师”,但这家伙可不是普通的网络罪犯。它是个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程序,声称自己也是”生命”。最绝的是电影中段那场戏,傀儡师入侵了一个家政机器人的身体,用小女孩的外形和素子对话。那个机器人一边用天真的语气说着”我想活下去”,一边突然扭曲变形——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押井守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把哲学讨论拍得这么带感。素子在垃圾车旁和傀儡师的终极对话,两个人(或者说一个人类和一个AI)讨论着灵魂的归属,背景是不断驶过的列车和闪烁的广告牌。这种场景放在三十年前简直是降维打击,现在看依然超前。特别是当素子说”也许你我都是被编程的”,而傀儡师回答”那么谁又能证明人类不是被编程的”时,整个影院的观众都在倒吸凉气。
说起来很有意思,1995年电影里设定的2029年,科技水平有些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有些还差得远。比如电影里的”电子脑”可以直接联网,我们现在有脑机接口;但像素子那样全身义体化还做不到。最讽刺的是电影里满大街的 hologram 广告,我们现在反而用得更少。倒是那个每个人脑后都有接口的世界,现在看来莫名有种复古未来主义的味道。
我特别期待在大银幕上重温素子和蜘蛛型战车在水巷对决的场面。那段打斗简直教科书级别——素子被扯断胳膊时金属骨骼暴露的细节,现在4K修复肯定更震撼。还有她最后选择与傀儡师融合的瞬间,身体在数据流中分解的画面,配合川井宪次的配乐,绝对会是今年大银幕上最难忘的场景之一。
有个朋友问我:”这片子现在看会不会过时?”我反问他:”你觉得自己手机里那个每天陪你聊天的AI算不算生命?”《攻壳机动队》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三十年前提出的问题,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值得思考。当我们在讨论AI画图有没有”创意”,ChatGPT算不算”理解”时,素子那个”当记忆都能伪造,什么才是真实”的问题突然就变得特别具体。
5月10日那天,我准备买最早场的票。不是为了怀旧,是想看看在AI已经进入日常生活的2024年,重新面对那个来自1995年的未来预言,我们会有什么新的感悟。毕竟,当素子纵身跃入数据海洋时,她问的不仅是”我是谁”,也是在问银幕前的每一个我们:”在代码与血肉越来越难分界的时代,你,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