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HD720P/3.3G-MKV)网盘未删减完整版国语中字迅雷资源BT种子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那个把日本传统美学拍成电影的人走了
筱田正浩走了。这个消息来得突然,又似乎在意料之中——毕竟老人家已经94岁高龄。但听到他因肺炎离世的消息时,心里还是咯噔一下。这位日本”新浪潮三杰”之一的导演,用他独特的镜头语言,把整个日本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都装进了胶片里。
1953年,年轻的筱田正浩一脚踏进电影圈。那时候日本电影正处在黄金时代,黑泽明的《罗生门》刚在国际上引起轰动不久。筱田运气不错,先后跟了小津安二郎和涉谷实两位大师学艺。小津那种固定机位、低角度拍摄的风格,还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都在筱田后来的作品里留下了印记。不过筱田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既继承了传统,又完全打破了传统。
说到筱田正浩的电影,不得不提他的处女作《恋爱单程票》。这片子一出来就把观众震住了——原来爱情片还能这么拍!他把年轻人那种躁动不安的情感,用近乎纪录片的手法呈现出来,镜头语言大胆又前卫。这片子让筱田一夜成名,也奠定了他在日本新浪潮电影中的地位。和大岛渚、吉田喜重并称”三杰”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三个人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把日本电影从传统的叙事模式里解放了出来。
但筱田真正让人记住的,是他那些充满日本传统美学韵味的作品。《情死天网岛》里,他把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搬上银幕,用现代电影语言重新诠释了古典殉情故事。记得片中有个场景特别震撼:男女主角在漫天飞雪中走向死亡,镜头缓缓拉远,整个画面就像一幅浮世绘活了过来。这种把传统戏剧和现代电影完美结合的手法,也就筱田正浩能玩得这么溜。
《卑弥呼》更绝。筱田把日本古代邪马台国的传说拍成了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剧。影片里那些祭祀场面,还有卑弥呼通灵时的超现实片段,现在看都觉得前卫。最绝的是他用光影营造出的那种原始宗教氛围,明明是在摄影棚里拍的,却让人感觉真的穿越到了古代日本。这片子在海外特别受欢迎,老外们通过筱田的镜头,第一次见识到了日本文化中那种神秘、幽玄的美。
要说催泪,还得数《孤苦盲女阿玲》。筱田在这部电影里展现了他作为导演的另一面——对底层人物深切的同情。影片讲述盲女阿玲在战后的日本艰难求生的故事,那些街头卖唱的场景拍得特别真实,观众几乎能闻到当时街头的味道。有个细节我印象特别深:阿玲用手指触摸雨后的树叶,镜头给到水滴从叶尖坠落的特写,那一刻仿佛能感受到盲人用触觉”看”世界的方式。这种细腻的表现手法,没有对生活深刻的观察是拍不出来的。
筱田正浩的电影总给人一种感觉:他既是个激进的革新者,又是个传统的守护者。他能用最前卫的电影语言,讲述最古老的日本故事。这种矛盾在他身上完美统一,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格。记得他曾经说过:”电影不是用来讲道理的,而是用来感受的。”这话说得太对了,看他的电影,确实不需要太多思考,光是那些画面和氛围就足够让人沉浸其中。
现在老爷子走了,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大师又少了一位。不过好在那些经典的胶片还在,《情死天网岛》里的飞雪,《卑弥呼》中的神秘仪式,《孤苦盲女阿玲》的街头歌声…这些画面永远定格在那里,等着新老观众去发现、去感受。筱田正浩用一辈子证明了:真正的好电影,从来不会随着时间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