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台风》北师大超前观影:4月4日,勇敢对校园性侵说“不”!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台风来临前:沉默与呐喊的校园角落
那天在北师大电影院的灯光暗下来时,整个放映厅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口的嗡嗡声。银幕上出现张子枫那张总是带着警惕神情的脸,她饰演的林沫沫正把书包抱在胸前快步穿过学校走廊——这个细节让我心里一紧,经历过校园暴力的人都知道,把书包当盾牌是种本能反应。
《下一个台风》里最扎心的不是性侵发生的那场戏,而是事后林沫沫在女厕所隔间发现裤子上有血渍时,她先是愣住,然后机械地掏出纸巾拼命擦拭的镜头。导演李玉特别懂怎么用日常动作表现崩溃,张子枫擦裤子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最后整个人滑坐在地上,但始终没发出一丝哭声。这时候放映厅里已经能听见此起彼伏的抽纸巾声音。
没想到张伟丽演的阿汐会以这种方式出场。这个在菜市场鱼摊打工的失语女孩,第一次遇见林沫沫是在派出所做笔录时。当警察第三次问”你确定没记错时间吗”,林沫沫开始自我怀疑地咬指甲,坐在角落的阿汐突然把矿泉水瓶捏爆了。”砰”的一声吓得警察笔都掉了,而阿汐只是默默把自己那瓶没开封的水推到林沫沫面前。后来我才懂,这是两个女孩之间特殊的交流方式——她们一个被迫沉默,一个主动选择了沉默。
超前观影场的互动环节比想象中激烈得多。有个戴黑框眼镜的女生站起来时声音都在抖:”我高中同桌的经历和林沫沫几乎一模一样,但班主任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她这句话刚说完,后排突然传来”啪”的清脆掌声——原来是张伟丽站起来独自鼓了下掌,然后问全场:”你们听见了吗?一个巴掌响不响?”当时整个放映厅跟被点燃似的,掌声像暴雨一样砸下来。
心理咨询师后来分享的数据让人后背发凉:83%的校园性侵受害者选择不报警,其中62%是因为害怕舆论。这让我想起电影里那个让人窒息的场景——林沫沫的妈妈在家长群里看到”穿那么短活该”的聊天记录时,把女儿所有的裙子都剪成了碎布条。而阿汐把那些布条捡起来,用鱼线重新缝成了一条奇怪的围巾,硬给林沫沫系在脖子上。这个举动既像保护又像枷锁,两个女孩的关系总是充满这种矛盾的温暖。
最震撼的是映后环节。张伟丽真的搬上来几块写着”不检点”、”想太多”的木板,带着全场学生一起踢碎。有个扎马尾的姑娘踢得太用力,板子裂开时她的帆布鞋也飞了出去,但所有人都给她鼓掌。张子枫在旁边安静地画完了速写——画上是两个背对背站着的女孩,地上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她解释时说:”沫沫和阿汐就像台风来临前的低压,表面平静底下全是暗涌。”
散场时注意到放映厅门口放着几本空白笔记本,后来才知道是让观众匿名写经历的。翻到某一页时停住了,上面只有歪歪扭扭的一行字:”谢谢你们把我班主任的台词原封不动拍出来了。”突然明白为什么制片方要坚持做校园巡映,有些台词从加害者嘴里说出来,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杀伤力。
现在特别记得李玉导演说的一个细节:电影里阿汐工作的鱼摊总是循环播放天气预报,但从来没人认真听过。直到台风登陆那天,所有人才突然开始关心风向。这大概就是《下一个台风》最想说的——我们不该等到灾难发生才去听那些一直被忽略的警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