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4.3重映:黄渤、王一博IMAX影院热血再燃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街舞少年的热血追梦路:大鹏这次真的把观众跳哭了
大银幕上,黄渤和王一博穿着宽松的街舞服,额头上的汗珠在舞台灯光下闪闪发亮。当音乐响起,他们的身体就像被电流击中一样,每一个关节都在精准地卡点。这不是普通的舞蹈表演,而是电影《热烈》里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街舞对决场景。记得去年夏天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整个影厅的观众都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抖腿,散场时好几个年轻人红着眼眶——这片子太燃了,燃到让人想立刻报名街舞班。
说到街舞电影,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舞出我人生》那样的好莱坞制作。但大鹏这次玩得更狠,直接把镜头对准了即将登上杭州亚运会的新项目——霹雳舞。电影里那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板动作,全是国内顶级街舞团队RealFlow、WiikSymphony参与编排的真功夫。特别是结尾20分钟的街舞大赛,被影迷们称为”今年最值得在IMAX厅看的炸裂场面”。有个细节特别戳人:王一博饰演的年轻舞者做一个高难度后空翻时,摄影机从下往上拍,你能清晰看到他绷紧的肌肉线条和因为用力而扭曲的表情,这种真实感在小屏幕上看绝对会打折。
黄渤这次完全颠覆了喜剧形象。他演的中年街舞教练丁雷,就像每个被生活捶打过却还在死磕的普通人。有场戏特别扎心:他在废弃厂房里独自练舞,突然接到老母亲的电话,一边喘着粗气说”妈我挺好的”,一边揉着隐隐作痛的膝盖。这个画面让很多30+的观众直接破防——谁年轻时没为梦想疯过,又有多少人能像丁雷这样撞了南墙还不回头?大鹏很聪明,没有把热血拍成廉价的鸡汤,而是让每个角色都带着现实的伤痕。就连配角也很有记忆点,比如那个白天送外卖晚上练舞的胖小子,在决赛现场突然来段 popping,全场欢呼的声浪简直要掀翻屋顶。
这片子能拿下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真不是偶然。它最厉害的地方是把专业街舞和普通人的情感无缝衔接。记得有场battle戏,对手故意模仿王一博的招牌动作来挑衅,镜头突然切到他小时候跟着电视学舞的闪回。没有一句台词,但所有人都懂了这个动作对他的意义。这种用舞蹈代替台词的处理方式,在IMAX巨幕上看尤其震撼——当4层楼高的银幕上舞者腾空而起,你甚至会下意识往后躲,生怕被他踢到。
听说4月3日开始要在IMAX厅重映,身边已经有三刷过的朋友又买了票。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最后那场决赛,在普通厅看是热血,在IMAX厅看简直像亲临亚运会现场。”确实,当几百个群众演员突然全部站起来打拍子,IMAX的环绕音响会让整个影厅的地板都在震动。有个学舞蹈的网友说,她专门带了护膝去看重映,因为上次看完太激动,回家练舞直接把膝盖磨破了。
比起那些打着青春旗号的疼痛文学,《热烈》的好看在于它承认现实的残酷——黄渤带队去商演时被当成暖场工具人,王一博因为交不起房租被赶出地下室,这些情节都特别真实。但导演更想说的是:就算这样,也要为自己相信的事情较劲到底。就像电影里反复出现的那句台词:”跳舞不是为了赢,是为了证明我们还在活着。”这可能就是它能在长春电影节拿下最佳影片的原因——不是靠卖惨,而是用最生猛的肢体语言,说出每个人心里那团不肯熄灭的火。
现在重映的消息一出,豆瓣小组里都在传阅当初的拍摄花絮。原来黄渤为了演好45岁还在跳街舞的教练,提前半年就开始恢复训练,有次练托马斯全旋差点把腰扭了;而王一博那些看似轻松的后空翻,其实拍了三十多条才过。最绝的是决赛那场戏,现场真的请来了《这!就是街舞》的裁判当群演,难怪专业舞者都说这是近年最真实的街舞电影。如果你去年错过了,这次真该去IMAX厅感受下什么叫”银幕在颤抖”——毕竟有些电影,只有在黑暗中和几百人一起屏住呼吸,才能体会到那种汗毛直立的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