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产业报告频发,多方助力产业崛起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中国科幻产业这两年真是越来越热闹了,前几天在北京首钢园刚开完第九届中国科幻大会,现场发布了一堆新鲜出炉的报告。我翻着这些数据发现,原来咱们的科幻产业早就不是小打小闹了——2024年总营收直接冲到1089.6亿元,这可是连续第二年破千亿大关。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我手里的可乐差点没拿稳,谁能想到小时候躲在被窝里看的《科幻世界》,现在能撑起这么大个产业?
先说最让我意外的游戏板块。报告里写着718.1亿元的总营收,比去年涨了10.2%,这数字都快赶上某些省的年GDP了。现在连我妈都在玩那些科幻题材的小程序游戏,上次还问我《星际农场》里怎么给外星植物浇水。影视圈倒是有点意思,《熊出没·逆转时空》这种合家欢动画片居然以19.8亿元票房拿下年度科幻电影冠军,看来光头强穿越时空的设定比正经硬科幻更对观众胃口。不过要说惊喜,还得是动画剧集这块,70多部作品愣是刷出4.2亿播放量,我追的《灵笼》第二季结尾那场太空战,弹幕多得都把画面淹没了。
纸质书倒是挺争气,科幻阅读营收连续八年增长,去年出了758本新书。我在书店亲眼见过穿校服的中学生抱着砖头厚的《三体》三部曲结账,后边排队的大爷还嘀咕”现在孩子课本咋这么厚”。衍生品市场也玩出新花样,去年25.3亿元的营收里有不少是联名款的功劳。上个月我就没忍住买了个赛博朋克风的机械键盘,虽然贵得肉疼,但那个会变色的呼吸灯确实帅。不过文旅板块有点惨,除了几个科幻主题景区还在坚挺,其他项目数据都在往下掉,可能大家都攒着钱等《流浪地球3》的实景乐园开业?
说到《流浪地球》,这系列电影现在简直成中国文化输出的排头兵。报告里特别提到拉美和非洲的观众越来越爱搜中国科幻,我脑补了下墨西哥小哥看太空电梯时瞪圆眼睛的样子。更绝的是《三体》图像小说,听说在法国书店都被抢空了,老外们现在讨论”黑暗森林法则”比讨论星座运势还起劲。游戏公司更是闷声发大财,81%的科幻游戏营收来自海外,果然拯救世界才是全球玩家的共同语言。
现在连网络小说都跟科幻勾搭上了,去年突然冒出来好多”星际种田文”,主角不是在火星搞大棚种植,就是在空间站养外星锦鲤。这些IP改编的广播剧也火,我地铁上总看见有人戴着耳机傻笑,八成是在听《我在冥王星开奶茶店》这种神奇作品。电影院线也刮起”泛科幻”风,连爱情片都要加个记忆移植的设定,上周看的职场喜剧里居然出现AI猎头,把男主角的简历投给了外星公司。
最让我感慨的是那份消费者调研,85.3%的人觉得国产科幻质量靠谱,这要搁五年前根本不敢想。记得2019年《上海堡垒》扑街那会儿,贴吧里全是”中国科幻药丸”的帖子。现在可好,九成以上受访者对未来充满信心,连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叔都知道问:”小伙子你说《三体》电视剧第二部啥时候上啊?”
看着报告里”多语种、多形态、多场景”这些高大上的词,突然想起十年前追美剧《星际迷航》的日子。那会儿要跟人聊科幻都得偷偷摸摸,生怕被说幼稚。现在可好,连广场舞大妈都知道用全息投影教学,科技馆里的VR太空漫步项目永远排长队。要说中国科幻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把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一点点变成了菜市场里都能聊的日常。下次再有人说”中国拍不出好科幻”,直接把这堆数据拍他脸上——1089亿的产业规模,够有说服力了吧?